巨车网 首页 资讯 行业 查看内容

2011年中国能源地理布局

2011-4-6 21:25| 发布者: 巨车网| 查看: 1216| 评论: 0

摘要: 延续几十年从西到东的煤炭输送能源供应格局,“十二五”期间正式启动新方案。中国能源变革的时刻即将到来。2011年中国能源地理布局 200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0.66亿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加了30%;一次能源 ...
       延续几十年从西到东的煤炭输送能源供应格局,“十二五”期间正式启动新方案。中国能源变革的时刻即将到来。

2011年中国能源地理布局


       200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0.66亿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加了3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了27.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了27%,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国。如果保持本世纪以来能源消费年均8.9%的增速,则2020年全国能源消耗将达近80亿吨标准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

       成为能源消耗大国的尴尬及已经做出的“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两项承诺,使得“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新出现了“节能”、“低碳”和“变革”三个词汇。毫无疑问,能源变革必将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头戏,可以说能源变革总动员的时刻即将来临。

      “节能”、“低碳”和“变革”三个词汇是在“十二五”建议中新出现的,这意味着节能、低碳以及能源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成为未来5年能源行业的发展重点。

       目前中国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约为:煤炭占69%,石油占20%,天然气只占3.4%,水电、风电、核能等新能源加起来才占7%。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的初稿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环保部也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将对东部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东部的电厂建设将以核电和燃气电厂为主。这将减少对以往煤电东输的能源方式的依赖,同时核电、水电、风电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国国内各种能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首先是能源分布有所差别,北方大多数省份以煤炭为主,全国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蒙晋陕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南部一些省份则以水力资源为主。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其次为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在3%~8%之间。在省内能源结构中,水力比重在80%以上的有西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50%~80%的有广西、广东、青海、江西、湖南和云南。能源资源结构具有综合性特色的省份很少。

       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此外,经济发展与能源储备还存在地域差异。作为经济发达的“三华地区”能源储备较低,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电力受端。例如:华东区三省一市,能源资源仅占全国的5.4%,一次能源生产的比重占全国的4.2%,而能源消费量却占到了全国的11.4%。华南的情况同样突出,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量分别占全国的2.3%,2.6%和7.0%。华中的能源消费量也超过生产量。“三华地区”合计消费了全国能源的1/3。同样,即使是在能源富裕的华北,由于能源消耗量十分集中,也需要由黑龙江、山西、内蒙古远途输入能源。因此,能源由北而南和由西而东的大量运输将是长期存在的基本态势。在能源消耗量日渐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据研究显示,中国能源运输的效率系数为1.64,这意味着每消费1吨能源要运输1.64吨的能源。为解决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十二五”期间将极力实现能源电走的形式。国家电网“十二五”建设计划显示,到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届时,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3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3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

      “十二五”规划虽然尚未出台,但能源的大变革形势已经可以基本确定了。无论是能源消耗种类,能源运输方式,还是在消耗过程中的管理,都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鲜花

握手

路过

雷人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