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设备管理模式应与企业发展同步

[复制链接]
查看5015 | 回复0 | 2012-6-25 14: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vtyujun 于 2012-6-25 14:08 编辑

       近几年,国内外矿山企业统计资料显示,生产设备总值占全矿固定资产总值的30%~35%,有些矿山甚至高达50%;设备维修费用约占生产总成本的15%~20%。由此可见,在现代矿山企业生产中,机电设备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成分。随着矿山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使企业各类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停车,进行合理的维护修理、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已成为矿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企业“低碳运营”的重要方面。
       矿山设备管理就是矿山生产力。先进的管理模式包括优化机电设备资产构成、制订合理的使用操作规程和实施科学的维护检修方法,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矿山生产迅速发展、企业深入改制的过程中,设备管理工作如何结合实际进行改革,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确定行业优势地位,是矿山企业机电设备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结合实际,明确设备管理主要任务

       按照现代矿山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改制后将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包括矿山设备管理在内的各项工作都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进行安排。由于所处矿山企业规模不同,设备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具体体现是不一致的,因此,对不少矿山企业来讲都有一个对设备管理重新定位的问题。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标志之一。矿山设备管理科学化,管理方式和国际接轨,保证设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是矿山企业法人的职责。矿山设备管理是为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的。为实现效益型管理,应重点完善以下工作。
       1. 重视矿山设备资产价值形态的管理,同时抓好设备实物资产管理。
       作为矿山企业,在重视生产经营的同时,对生产经营所依赖的设备实物资产管理也不能偏废。设备资产在一般矿山企业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在30%以上,有的企业甚至要占到50%,设备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维修成本的多少、设备投资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尤其是有一些规模较大、采矿方法特殊、运输系统复杂的矿山,完成任务更是取决于先进的设备、专业化的维护保养及科学的施工组织。
       由于矿山设备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涉及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复杂性,所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重视体现技术进步的设备改造与更新工作,不断提高装备的技术含量,保证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重视矿山设备的安全性、节能(材)性和环保性。
       2. 采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
       例如用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方法指导设备的选型工作;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指导设备的维修工作;推广TPM,调动职工开展设备管理自主活动和积极性。
       3. 作好装备规划,合理确定设备资产构成,保证所选设备先进适用。
       重视盘活闲置和低效设备资产,提高设备资产有效利用率。保证设备满足生产需要的技术状况,防止失修和过剩修理,降低故障停机率和维修费用。
       设备管理的机制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矿山设备管理模式应与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做到科学管理,使设备管理方式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为此,矿山企业必须更新传统的旧机制,建立和完善新机制。


       转换旧模式,更新旧机制
       矿山设备管理的行为目标要由单纯追求技术效益转向追求综合经济效益;设备管理的运行机制要由“消防型”转向经营效益型;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要由应付上级检查转到为提高自身设备管理水平服务。设备的技术进步要从上级推动为主转到形成企业自身追求的动力机制。设备增量资产的配置要从片面追求资产占用的最大化转向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设备存量资产的使用要从只图使用方便的“小而全”模式向充足挖掘现有设备资产潜力转变。设备维修方式要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向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发展;设备维修体制要由封闭式的自我维修转向专业化、社会化。


       建立新模式,完善新机制
       在建立现代矿山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要树立矿山设备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而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运行的新机制。即设备资产投资的决策机制;企业设备的维护检修、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和自我检查的机制,保证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的安全检查制度;加速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机制;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自我发展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管理不善的机制;杜绝设备生产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建立对不正之风的监督机制等。

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设备管理指标体系

       矿山企业的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并与贯彻ISO 9000标准相结合。矿山设备管理指标体系是反映设备运用和管理水平的信息。以往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如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红旗设备率及事故损失率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但不容易把设备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此,必须重新构建与现代矿山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设备管理指标体系,即:
       1. 建立真正反映设备运用状况的设备统计指标,真实有效地反映设备的投入产出情况和设备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贡献能力,如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停机时间、故障时间、生产效率及生产量等;
       2. 建立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故障率、可利用率等;
       3.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评价指标,包括维修时间、维修次数、维修人员工时利用率与维修质量等;
       4. 建立以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为目的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统计与评价指标,对设备一生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5. 建立设备安全性、环保性评价指标,包括设备诱发事故次数、综合安全性评价、排污及噪声等环保指标;
       6. 建立设备保值增值评价指标,包括设备新度系数、设备净值计算与分析等,以科学方法评价企业经营者任职期间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资金投入情况。


       重视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矿山企业改制后,为克服和限制设备使用部门的短期行为,应建立和完善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为此,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技术装备在生产经营中的持续作用,要自觉认识到搞好设备资产管理是自己的重大职责,并把这一工作放到恰当的位置上,这是企业设备管理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与此同时,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设备工作专业队伍,是搞好设备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矿山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操作者特别是维修工作者要具备机、电(含弱电和微电)、液、气及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工作。企业必须重视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适当补充一些懂经济、会管理的专职管理人员,使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能够和矿山设备的发展规模相适应;抓好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坚持技术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设备工作者的队伍成为矿山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